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
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
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
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
今天的主題是
社會層面
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
自由
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、存在和發展的自由,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向往,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。
中國古代就有有關自由的論述。莊子在《逍遙游》中就表現了人格自由、不為物役的自由價值理想。孔子也曾提出“隨心所欲不逾矩”的自由思想。
自由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基石,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首要價值取向。社會主義自由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為終極目標,這與西方“普世價值”的自由觀劃清界限,也為人們追求和實現社會主義自由提供了依據。 社會主義下的自由是相對自由而非絕對自由,它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的自由。
平等
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,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。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,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、平等發展的權利。
現代意義上的“平等”,作為一種普世價值,最早出現于法國大革命的《人權宣言》,《人權宣言》第一條就這樣寫:“在權利方面,人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。社會差別只能是基于公共福利的基礎之上。”
今天我們倡導平等,既不是重蹈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的絕對平均主義,也不是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平等觀,而是要創造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相適應、有利于調動廣大社會成員積極性、能給廣大人民帶來更多機會與利益的平等價值觀。
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,它以人的解放、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,是國家、社會的根本價值理念。公正包含公民參與經濟、政治和社會其他生活的機會公平、過程公平和結果分配公平。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,公正與自由、平等以及和諧有著極大的相關度。
自由、平等是公正的前提,公正則是和諧的保障。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,在實現人的全面、自由發展的過程中,公正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。
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,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。生活在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,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,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,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。
法治
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,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,是實現自由平等、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。
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:必須堅持黨的領導、人民當家做主、依法治國有機統一,以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為根本,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、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,擴大社會主義民主,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,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。報告再次確認,法治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,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中國夢的基本保障。
法制建設,是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重要建設內容;法治思維,是現代領導能力的重要標志。政府堅持依法辦事,群眾懂得依法維權,讓法治思維深入人心,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,中國的改革發展才能走得更穩更實,各項事業才能健康有序地向前推進。